本文來源“阿爾法工場”,作者杜沖。
導語:不滿足於一時的成功,隨時準備將自己手中的關鍵資源作為籌碼,向行業高附加值及其它行業發展,才是創造價值、創造市值增長的王道。
2015年,58同城(NYSE:WUBA)開啟本地生活服務領域的“買買買”模式,先後兼並安居客和趕集網一統江湖。然而產業整合至今效果如何?市值不說謊,停滯在90億美元附近。
同樣是在2015年,本地生活服務平臺另一玩傢美團網,兼並瞭死對頭大眾點評。迥異的是,4年之後,美團市值從彼時100億美元飆升到今天400億美元(3075億港元),躋身全球互聯網公司市值Top30(如下圖所示)。
發端於同一領域的兩傢互聯網公司,是如何走出如此背離的軌跡的?
我們認為,即使吃掉對手也不是終局。有時候明明沒犯什麼大錯,但還是“輸瞭”,這是戰略差異決定的。
01 乘數(杠桿)效應不同
【1】58同城紮在低附加值泥沼裡“買買買”
58同城起傢於PC時代的分類信息網站,致力於解決同城信息不對稱,提供真實免費的信息,包括租房買房、藍領找工作、本地生活服務等,盈利模式是向本地商傢收取會員費及廣告費(競價排名費)。
當年聘請楊冪當代言人,打出的廣告詞“這是一個神奇的網站”,曾風靡一時。
後來神奇的網站風光上市,隨即開啟外延並購+內生孵化之路。我們來看看它這一過程中都做瞭啥:
以上,看起來58同城這些年一直很努力,不放棄任何與主營相關的領域,似乎也沒做錯什麼。
然而,電影《後會無期》中那句經典臺詞——“小孩子才分對錯,成年人隻看利弊”——自有它的道理:
已到中年的58同城,近幾年業務延伸方向都是緊緊圍繞房產租售、二手車信息、傢政、搬傢拉貨、招聘、黃頁信息等本地生活服務圈,甚至每一個超細分的領域都有它,業務非常廣譜……
58同城主要盈利模式就是收取商戶廣告費,因此信息越廣,收取廣告費的項目也就越多,就像是簡單的做加法。但這種做低頻業務的模式畢竟隻是“加法”,無法顯現出並購應有的“乘數效應”。
正因此,手握5億用戶流量的58同城,收入無法指數級增長,市值自然上不去。於此同時,復雜的信息覆蓋,還導致接二連三的負面風波(一如曾曝出的詐騙事件等)出現。
【2】美團的高附加值爬坡
再來看同樣是以本地生活服務起傢的美團,這個2010年成立的專註於吃喝玩樂的團購網站:
2013年美團推出線上酒店預訂服務,同年外賣業務也上線;
2014年美團推出旅遊預訂服務,全年交易額突破460億元,市場份額占比超過60%;
2015年估值達100億美元,同年與大眾點評(核心是用戶高度參與的社區,包括各種深度評論、本地商傢信息、評級、照片和推薦意見)合並,合並後估值達170億美元;
並購大眾點評之後,美團發力更高頻次的餐飲外賣業務(占營收比59%,行業市場份額第一),還擴張到出行(網約車和共享單車)、生鮮等非餐飲外賣服務(占比17%)。
可以看出,除去收購摩拜這種明顯“桌子底下”交易之外,美團每一項核心業務對應的都是重復的、有乘數效應的億級流量市場。相比58同城的加法,前景要高出很多倍。
所以,雖然美團高頻剛需的生活化服務版圖,擁有的用戶量(4億用戶)不及58同城(5億),然而652億的收入規模卻是58同城的5倍。
02 戰略決定市值
從低附加值往高附加值遷徙,是一傢公司創造更大市值的基本路徑,就比如:
做遊戲的騰訊,要從休閑棋牌往角色扮演、向多人對戰的方向前進,再下一步就是字節跳動宣佈要開發的重度遊戲瞭(超車之心顯著)。做醫藥的恒瑞,肯定要從仿制化學藥到仿制生物藥,再到生物藥的創新。
美團和58同城,本質上都服務於同城居民,本地生活服務業務是它們共同的戰場。
不同的是,美團持續往附加值更大的業務走,滿足同一群體不同需求,想把80分做到1000分;58停留在老業務(to B在線營銷),隻能把80分做到200分,C端流量得不到滿載利用。
引用通用電氣矩陣來分析,從行業地位上講,美團和58同城在各自領域都獨占鰲頭;而從行業吸引力上看(主要考慮市場規模、成長性、市場份額變化趨勢、現金流),美團前景遠勝58同城,所以市值增長遠勝對方——畢竟投資投的是未來。
其實,經營戰略重大調整創造價值的內涵,不僅僅是滿足同一群體不同需求,往更高附加值的方向發展,還在於關鍵成功要素向不同產業的延伸。
對此,我們來看兩個例子:
(1)360做互聯網金融
市值1400億左右的三六零(SH:601360)擁有超大的用戶群體(連接瞭10億臺設備,5億以上的月活用戶),對豐富的防欺詐經驗,對流量很強的理解,以及強有力的品牌(背書能幫子公司拿到低成本資金)。
這些關鍵的有形與無形資產,拓展向互聯網金融領域,就鑄就瞭子公司360金融的增長奇跡。
(2)亞馬遜的雲業務
亞馬遜作為電商巨頭,是為瞭應付聖誕、黑色星期五(Black Friday)等購物節的購物高峰,需要儲備富餘的計算力和存儲資源,而這部分計算力出瞭高峰時期外,大部分時間都是空閑的,這個關鍵的有形資產何不出租出去?
於是,亞馬遜開拓瞭to B的雲服務商業模式。阿裡雲同樣是這個道理。
可見,對於一傢公司來說,不滿足於一時的成功,隨時準備將自己手中的關鍵資源作為籌碼,向行業高附加值及其它行業發展,才是創造價值、創造市值增長的王道。
不然,可能你並沒犯什麼大錯,但就是漸漸泯然眾人瞭。
请先
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