本文來源“華爾街見聞”,作者陶旖潔。
如果現在還想做空Uber(UBER.US),那可能要抓緊瞭。
Uber的融券率在過去兩周內飆升160%,已經達到瞭70%。對應的做空Uber的力量,首次超過瞭做空Lyft。
5月10日,Uber掛牌上市,美國今年規模最大的IPO正式落地。然而Uber股價當天即破發,收盤較發行價45美元下跌瞭7.6%。
5月29日周二,Uber股價收跌1.35%,報40.95美元。
“上周,我們發現Uber的融券有明顯上升。”IHS Markit證券融資主管Samuel Pierson稱,過去兩周內,Uber的融券規模從1600萬股飆升至3600萬股,規模約合15億美元,超過瞭Lyft的13億美元。
融券,即證券公司出借證券給客戶出售,客戶到期返還相同種類和數量的證券並支付利息。投資者向證券公司融券賣出,通常稱為“賣空”。如果證券公司已經沒有證券可以出借,投資者也就無法繼續做空某一股票。
Samuel Pierson提到,融券費率低下,也推動瞭Uber的賣空熱潮。但由於70%的Uber證券已經出借,如果空頭熱情依舊,相關費率有可能會被推高。“一旦融券率達到80-90%,融券成本往往會成為做空者的一個重要考慮。”
此前有報道稱,出於對Uber IPO表現不佳的擔憂,Uber承銷商摩根士丹利罕見進行瞭“裸賣空”(naked short)策略,即超額配售瞭超過“綠鞋機制 ”規定上限115%的股份。
綠鞋機制是一種常見的護盤機制,主承銷商可以按發行價超額配售一定數量股份後,並在公開市場買回多配售的股份。“裸賣空”則相對罕見,承銷商超額配售的規模突破瞭綠鞋機制的上限,因此在股票發行後遭遇大量拋售時,可以更大力度地對抗空頭。
不過從發行後Uber的股價表現看來,“裸賣空”的策略似乎收效有限。
请先
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