本文來自 “經濟觀察網”。
6月1日,當電子產品回收平臺愛回收方面宣佈與京東集團(JD.US)旗下旗下二手商品交易平臺拍拍合並時,記者曾在第一時間向京東方面加以求證,但得到的回應卻是,“尚不屬實,請等官方口徑。”
直到6月3日,京東集團才對這一戰略合並進行“官宣”,消息延遲發佈背後的緣由尚未可知,但可以確定的是,估值為100億人民幣的愛回收,並沒有充裕的資金買下估值達5億美金的拍拍,故而前者以向京東交出部分股權的形式,與拍拍展開合並。
需要提及的是,這起戰略合並交易進行的基礎是,愛回收還拿下瞭由京東領投的新一輪超5億美元融資,其中晨興資本、老虎基金、天圖資本、啟承資本、清新資本等機構跟投。本輪融資後愛回收估值將超過25億美元。
記者瞭解到,戰略合並後,京東成為愛回收最大的戰略股東,拍拍二手總經理王永良將出任愛回收合夥人及聯席總裁職位。
公開資料顯示,拍拍前身是所屬騰訊的拍拍網,在2014年隨騰訊與京東的戰略合作而並入後者旗下,主營二手業務。但隨後因監管問題等關閉,直到2017年12月21日,京東再次發佈瞭“拍拍二手”品牌,開啟瞭二手交易業務。彼時整個閑置交易市場上,已經被所屬阿裡巴巴的閑魚和58同城集團的轉轉割據搶食中。
針對此次合並,愛回收方面表示,雙方將優勢互補,打通用戶線上線下二手交易的完整服務鏈條,實現無界零售創新場景合作,構建共生共贏的二手平臺生態。
“雙方可以共同打造中國領先的全品類回收平臺及二手交易品牌。”京東方面還進一步解釋瞭二者未來如何互補。首先,重點強調瞭愛回收在垂直領域的專業能力。
盡管愛回收主要是進行手機等電子產品的回收業務,但其創始人兼CEO陳雪峰曾強調,“二手手機行業市場需求剛性,交易高頻。”
事實確實如此。
記者從工信部統計數據中看到,中國每年產生的廢棄手機約2億部,而中國再生資源產業技術創高新戰略聯盟的課題研究顯示,國內大城市消費者的換機頻率加快至平均12個月到18個月就要更換手機。
再集合愛回收官方數據顯示,其平臺已擁有用戶近3500萬,僅去年的營收數據就高達70億元。
不難看出,手機正成為當前各個二手交易平臺上的熱門交易品類,這讓在全品類處置領域具有綜合平臺能力的拍拍,繼續搶食閑魚、轉轉的市場,通過愛回收在垂直領域實現的滲透效應。
記者瞭解到,在原本不斷動蕩的京東架構體系內,拍拍自今年4月起也對業務線做出瞭調整:4月3日公告指出,下線C2C閑置發佈和集市服務,將其轉為京東轉賣與備件庫商品。
而據36氪報道顯示,日前京東還將拍拍在新品搜索信息流裡的“同款二手”入口關閉瞭,不難看出,京東正在有意收縮拍拍的業務線,對於此時進行的這一戰略合並,京東集團首席戰略官廖建文對外表示,“將進一步提升二手產品的標準化和流轉效率,推動回收處置供應鏈的透明化和自動化。”
將拍拍易主愛回收,能否為京東在規模達萬億的二手交易市場上贏得更多份額,雖未可知,但對於二手電商交易市場的看好及野心,京東早已表露無疑。
请先
!